香港诗词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辛勤

[资料]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 第七十五卷目录

[复制链接]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送进士梁彦中序》姚登孙
皇庆二年冬,制诏天下,以明年八月宾兴士东平梁宜彦中,由国子伴读,教授开平路。至是以选会试,礼部奏其名。延祐二年三月,赐进士及第,擢同知邳州事。即日至官请一言,艳其行登孙钦。惟圣天子奋然,举百年之坠典。将尽得天下儒者,使服其官,进耀文雅,裁抑刀笔。命元臣大僚,称制延问。子大夫论定以及此也。甚盛甚休,然思昔之为儒者,日夜呻毕简谅,冀有司万一,采录数路,并进得一命。称校官亦轩轩有光华矣。天下之人且缺。然曰:使斯人得如古射策决科,即晁董公孙,当有其人。乃今出是涂,历一日,长即秉象板,卷兔册,纡朱芾,褫白衣,其为光华,视昔何如也。凡朝廷为是,崇饰美观,委大赐于不报而已。然则其为责望,又何如也。岂独朝廷之意然哉。将天下实望,苟其效官临事,廉公以威,贞固以干。平居吏民,有所惮缓急,国家有所仗,是则吾道之光,非其一身之荣也。若夫昭昭于白日,而昏夜或不保。斤斤于小明,而大察或不及。动引古人牵制文义,投之纷错,茫不知所为守,彼且环视而起,曰:文雅士固如是,向使习刀笔者,为是当不至是。而世议纷纭,有可惑焉者矣。前之日人以我为儒也。曰:必几其用后之日,以我为吏也。曰:必计其效,效不效顾利害,止其一身已乎。夫当儒者,汇进亨奋之初,而丛天下之望。若是有吾道之责者,容得无虑邪。彦中气厚而质温,才裕而学周,其在成均士胥器之。计其有一州,不足为吾知。其能廉以威且干焉者,方今圣天子右古之盛恩。元臣大僚东拔之至意,其必去此而无所负。且有以豁斯虑,以为吾道光也。古之君子,爱其人则闵闵然,望其成。凡今由科目奋他日,公卿将相率是焉。取世固于彦中,有望某博士也。与彦中有同舍之义,故无爱其一言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史论二首》明·何乔新
上封事者,言两汉贤良多因灾变,以询访阙政。今国家受瑞建封,不当复设,遂诏罢制举。

古之圣王设谏鼓立谤木,惟恐一德之未修,一政之或阙也。帝舜之世,以言其治,则庶政惟和矣。以言其民,则四方风动矣。以言其瑞应,则凤凰来仪矣。然帝之命,禹曰:予违汝,弼曰:汝亦昌言,曷尝以治化已隆而忘求谏之诚哉。真宗之世,仅可谓小康耳。一旦以受瑞建封,遽罢直言极谏之科,何其不思也。且所谓瑞者,何瑞乎。以圣祖之降为瑞耶,则出于黥卒所言。以天书之降为瑞耶,则出于憸人所造。以紫芝白鹿嘉禾、瑞木为瑞耶,则出于谀臣所上。求所谓庶政,惟和四方,风动凤凰来仪者,无有也。当是时,蝗飞翳空,非灾变乎。岁旱民饥,非灾变乎。帝虽询于刍荛,未足以消沴致和也。顾乃罢制举以自涂其耳目,是犹尪瘠之人。黜和扁屏药石而语人曰:吾身康强耳。呜呼。为此说者,何人欤。殆孔子所谓,一言可以丧邦也欤。

诏罢科举,丞相伯颜用彻里帖木儿之议也。

先王取士官人之法,见于周官礼记者详矣。自汉以来,有孝悌孝廉之选,有明经进士之科,有贤良方正之举。然惟进士一科,得人为最盛。名臣硕辅,声光照映竹帛者,大抵皆由科目进也。蒙古有国不立取士之法,其所用者,皆取于省台郡县之掾。吏与所谓宣差知印通事之流耳。其间果有豪杰由之而进者,然士之有志节者,终怀惭而不肯就。盖耻其名也。仁宗在位,始诏以科举取士,历科所得,如黄溍欧阳元之文章,张起岩、马祖常之器识,李辅余阙之忠节,进士如此,亦何负于国家也哉。设科未二十年,遽以伯颜彻里之议而罢之,彼伯颜彻里者,无识者也。知有掾吏、宣差知印通事而已耳。岂知儒者之可贵乎。夫二人欲罢科举者,不过为供张之盛,与进士妨选法耳。科举之供,张未若僧道醮祠之费也。进士之入选,未若杂流补官之多也。不罢彼而罢此,尚为知类者乎。书之简册,徒以遗臭万世焉耳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科举进士题名碑》袁衷
国朝兴学育才,登崇俊良,以隆治理取士之法。固非一途。而惟重于科目,诚以科目得人,豪杰之士由之而进。东莞为广之名,邑环地数百里,山有旗岭华峰之高耸,水有虎头龙穴之深汇。钟灵毓秀,人才迭兴,自开学以来,士之魁荐,书登甲科而跻显宦者,后先辉映,冠于他邑,固未尝乏人。然历科得士,有隆有替,则系乎为邑者,作兴如何耳。天顺辛巳,乐平吴侯时,中由名进士出宰。东莞既以锄强,横宣化理,施惠于民而尤加意学校。大广学宫之制,凡馔堂斋舍,靡不奂然一新。务思尽所以作兴之道,而士益知奋勉。科目得人,有光于前。壬午乡试中式者,得七人。明年癸未,会试贡士陈嘉言遂中正榜。吴侯既喜作兴之有效。又思振起于将来,乃历考前,进登名荐书,擢第甲科之士,得礼部侍郎陈公琏,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公亨信,以下至于今,合若干人。尽刻其名于石,而立之学宫。夫学宫俊髦之士所萃也,题名于此,岂独侈耀前进之士名,闻于永哉。亦无非欲使后进之士,游居于斯者,朝夕观览,有所欣动兴起。勉进德业,而思继述于无穷焉。至矣吴侯之用心,上有以体本朝兴学育才,崇重科目之意。下有以尽为邑宣化立教,作兴士类之功。肫肫乎极其厚哉。吴侯以余为邑人,亦尝滥竽于科目,而忝与姓名于是者,请为之记。遂不揣芜陋,而僭书于题名石上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寄诸用明》王守仁
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,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,科甲迟速所不论也。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,固有大于此者。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。便中时报知之阶。阳诸侄闻,去岁皆出投试,非不喜其年少有志,然私心切不以为然。不幸遂至于得志,岂不误却此生耶。凡后生美质,须令晦养,厚积天道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,况人乎。花之千叶者,无实为其华美。太发露耳。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,便当有进步处矣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科举议》谢铎
周子曰:天下势而已矣。势之至虽,圣人亦莫如之。何故。由忠而质,由质而文,圣人非不知忠质之贵,及其至也,亦不得而不文。然文胜至于灭质,则本亡矣。于此而不有以回斡之,通变之,以不失乎先王之意。奚可哉。盖自先王之政废,而民无恒产。则无恒心,无恒心则毁誉之口不胜。其爱恶之私,于是乡举里选之法,不得不变。而为后世科举制,此势也。非得已而为之者也。善因其势者,谓之随时。于是而回斡通变之,而先王之意存焉,是故今科举罢诗赋,而先之经义,以观其穷理之学。则其本立矣。次制诏论判而终之,以策以观,其经世之学,则其用见矣。穷理以立其本,经世以见诸用,是虽科举之制,苟于此而尽焉。则古之所谓德行道艺之教要,亦不出诸此,而其所以成人材,厚风俗,济世务,而兴太平也。亦岂有不及于古之叹哉。然考其归,则所谓穷理,所谓经世者,恒浮谈冗说修之。无益于身心,措之无益于国家。甚者口夷齐而心蹻蹠,名伊周而迹斯鞅,遂使科举之学,悉为无用之虚文。暨其得而弃之也。顾乃以吏为师,以律为治。视其昔之所习者,曾筌蹄刍,狗之不若。噫。是岂朝廷立法之意使然哉。欧阳子曰:三代而上,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。三代而下,治出于二而礼乐徒为虚文。然则文与道离,而欲据一日之文。尽收天下有道之士,不亦难矣乎。虽然静言,而庸违者有矣。未有不深于道,而文能至焉者。此科举立法之深意,而今之豪杰,亦未必不由之以出。是其所谓回斡通变之机,以不失先王之意者乎。不然一举而纷更之,吾固未知后之不善何如也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制科议》王鏊
国家设科取士之法,其可谓正矣,密矣。先之经义,以观其穷理之学。次则论表,以观其博古之学。终之策问,以观其时务之学。士诚穷理也,博古也,识时务也。尚复何求,然行之百五十年,宜得其人。超轶前代,卒未闻有如古之豪杰者,出于其间而文词终有愧于古。虽人才高下系于时,然亦科目之制为之也。夫科目之设,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。上意所向,风俗随之。人才之高下,士风之醇漓,率由是出。三代取士之法,吾未暇论。唐宋以来,科有明经,有进士,明经即今经义之谓也。进士则兼以诗赋,当时二科并行。而进士得人为盛名,臣将相皆是焉。出则明经,虽近正而士之拙者,则为之谓之学究。诗赋虽近于浮艳,而士之高明者,多向之。谓之进士。诗赋虽浮艳,然必博观,泛取出入经史百家,盖非诗赋之得人,而博古之为益于治也。至宋王安石为相,黜诗赋崇经学,科场以经论策义取士,可谓一扫历代之陋也。然士专一经,白首莫睹其馀,经史付之度外,谓非己事。其学诚专,其识日陋,其才日下。盖不过当时明经一科耳。后安石言初意驱学究为进士,不意驱进士为学究。盖安石亦自悔之矣。今科场虽兼策论,而百年之间,主司所重,唯在经义。士子所习,亦惟经义。以为经义,既通则策论可无俟乎习矣。近来颇尚策论,而士习既成,亦难猝变。夫古之通经者,通其义焉耳。今也割裂装缀,穿凿支离,以希合主司之求,穷年毕力,莫有底止。偶得科目,弃如弁髦,始欲从事于学,而精力竭矣。不能复有进矣。人才之不如古,其实由此也。然则进士之科,可无易乎。曰:科不俟易也。经义取士,其学正矣。其义精矣。所恨者,其途稍狭,不能尽天下之才耳。愚欲于进士之外,别立一科,如前代制科之类,必兼通诸经,博洽子史词赋,乃得预焉。有官无官,皆得应之。其甲授翰林。次科道次部属而有官者,则递升焉。如此天下之士皆将奋争于学,虽有官者,亦翘翘然,有兴起之心。无复专经之陋矣。或曰:今士子一经,俱不能精如馀经。何曰:制科以待非常之士也。以科目收天下士,以制科收非常之才。如此而后,天下无遗才。故曰:科不俟易也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武进县儒学科第题名记》毛宪
皇明设科第,三年一举,论学校之秀,而升于乡,于礼部,于大廷。曰:进士官焉。其法简而有常,其业明经术。而务正学。此一代取士之定制也。武进为常邑,邑有学择士之秀,养之三年,群试于有司,而升于南畿于大廷。曰:进士官焉。此一邑所以承休而奉乎制者也。国学例立进士题名石,而邑学独可无纪乎。旧有扁于讲堂东楣,弘治间吴侯瀛撤而新之。弗及揭而去。继吕侯镗构亭于堂之傍,谋刻诸石,又弗卒事而去。今馀三纪司训吴君尧献谋诸匡君,钟桂率诸生请于令黄侯润。侯曰:吾责也。爰命工砻石,考寻次第列科以纪名,因名以纪官。自洪武迄嘉靖,总若干人。虚左方以待来者。呜呼。学校所以明道义也。科第所以登贤俊也。题名所以纪其人而示于后也。自一邑而一代虽小大不同,而制则同道,固有异乎哉。惟武进自龟山杨先生受业,程门载道而南侨居一十八年。倡明正学,薰被后世,入我朝,登崇儒术。一以正道养士取人,故士咸知诵法圣贤,研精乎经学,务修乎德行。发为文章,皆溢中肆外之馀。后先登科第者类,多伟人,足以弼成一代之治。匪直光乎一邑而已。名其可弗纪哉。若夫循名以考其实,因迹以究其人贤否彰焉,劝戒昭焉。而文献亦于是乎可徵后之士,顾瞻斯石。岂无愤然而兴者乎。将益励志正学,追踪往哲,究斯道之大全,以仰答兴育之令典。庶于贤侯与贤师之风,均无负矣。使或名与实乖,行与学异,适足资后人之訾议耳。然则斯石虽纪其人,而教道亦默行其间,其所系顾不重哉。某同忝科第于斯者,且重吴,请乃为之记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临颍县科贡题名记》贾咏
吾临颍学肇,自前元迨入我朝,又有五十年。于兹而科目之开,宾贡之举,盛目久矣。旧惟榜其氏于明伦堂壁,而题名之石,盖阙如也。正德壬申岁,郓城樊侯继祖以进士来知县事,慨然砻石以勒其名。未几擢去,越嘉靖癸未,古杭邹侯瓒桂林郑侯哻亦已擢去。至安东卢侯,镗始克嗣而成之。属咏为记,咏惟士之生也,以地其成也,以学其进也,以科贡其出而有为于时也,以道德文章政事廉节夫乡邑者地也,教化者学也。匡主庇民笙,镛黼黻,流芳振俗,行其义而无所苟者,道德文章政事廉节也。之数者以教为先,故教立则士修,士修则行成,行成则名与地随之。吾临颍之学教立久矣。其政事文章廉节之美,凡为道德之著而成于教泽之所,及者铿鍧炳焕,固有不俟。斯石而自著者,虽然昔之图不朽者,必托诸金石。盖将使后之人循名责实,指而言曰:某以文,某以政,某以廉,某以节,某以道德。庶几感发兴起,以自励焉。或者亦有所惩而戒焉者,未必不自斯石始。四方有事,于此睹斯刻,目斯人,亦将指而言曰:斯某之地也,某之学也。吾尝闻之,今入其里矣。出处进退,不有徵乎。斯石斯记,岂徒然而已哉。况众侯作新之功,诸师儒教泽之远,而县丞定襄智敦仁主簿,秦安杨进典史,溆浦谭鳌亦有赞成之美。皆不可泯。咏生是地,出是科,厕斯石其亦幸矣。值斯盛举而可以不文辞哉。是为记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弋阳县科目题名记》黄易
嘉靖己丑,会稽季侯明德以名御史。左迁吾弋时邑之庙学燬于火者,两阅岁矣。谒殿之始,大惧。祀事弗严以惰教基,乃即去任,同知卢元恺之所创议者,慨然兴起以为己任。选诸士民之良,得监生花宪、陈洪范,义民陈序等,以董其役,而材用工费之烦,区画综理之密,则侯实总之。踰年而庙学告成,规模严整,文采焕发,冠于六邑。吾党小子,于是获大观焉。呜呼。盛矣。佥议宜勒石纪,因搜集国朝贡士之举于乡者,及诸进士之举于礼部者,共若干人,序次其名氏而刻之于石。且虚其右,以俟来者。而属予为记,予惟弋之为邑,编户仅六十四耳。分地甚狭,而为产甚薄,闾阎之下,纤啬筋力,仅能自给。故俗朴野而无文,然山川之美,著自古昔军阳,龟峰奇秀迥绝,而葛溪武石,诸水萦纡澄澈,带映乎左右者,诚一方之形胜也。扶舆清淑之气,钟为人物,时于科目,发之故。自唐宋以来,名材间出,至于国朝百六十年,擢巍科而登显仕者,代不乏人。吾弋遂隐然为东西文献之望,因以著名于天下。初不知其为地之狭,产之薄,而风俗之朴野,固已日变乎。旧者有由然矣。抑尝窃闻诸人往往道吾乡先辈,敦厚博大,不事崄刻。而议论则必以名节为先。流风馀韵,散见于举业文字之间。莫不坦易明白,初无浮靡诡僻之说,以眩俗取名也。忠信之质,全而不亏,故学焉而有实,用仕焉而有成功。由此而台而省,则著忠信之美。由此而郡而县,则尽利爱之实。文章政事,庶无忝于科目,适足为学校之重者,盖不徒以其名也。昔子贡问士,夫子就其材而告之曰: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。其次则曰:宗族称孝焉,乡党称弟焉。而于今之从政者,则曰: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他日子论礼乐,又曰:如用之则吾从先进,夫士宁能不从政哉。而必先乎廉耻孝弟者,贵有实耳。有志于科目者,诚能反求其实思以不背乎。圣人之教,则必谨其所尚,而于先进之从,或有不能自已者,将见勉于忠厚,而耻于浮薄。科目因之而益光,学校因之而益重。弋之名于天下,不于此而益信乎。侯名本举进士,博学洽闻而惠政之在吾邑,尤当举其大者,可概见矣。佐是役者,县丞孙九衢教谕张嵩、训导陈祚皆劳勚得书,故并记之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02

主题

7万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分区版主助理

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: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58027

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5-11 1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明科目题名记》林希元
成周之法,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三年,大比乡大夫,考其德行道艺,宾兴其贤者能者升之。司徒曰:选士司徒,论选士之秀者升之。学曰:造士大乐正论,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之。司马曰:进士,国朝以经术造士,三年大比乡大夫,论士之秀者,荐于礼部。曰:举人礼部,论举人之秀者,献于天子而廷试之。曰:进士其不中式者,令卒业成,均试改府部。需次铨曹用之为府佐、县令等官,即成周之遗法也。而因革损益其制,视唐宋为尤备,然其试也,不以德行而以道艺。其所谓艺亦非成周之旧矣。孔子曰: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取人而一于言,欲尽得人。其将能乎。如唐柳宗元,宋王安石,百代文章宗匠,咸由进士,使科目果足以得人,则二人者当与稷契伊周媲美,而宗元乃入王叔文之党,流落终其身。王安石乃以新法误国,沴民卒基宋乱,则科目不足以得人,非其明验乎。然士生其时,舍是则无由进,而豪杰之士,亦出其间。如唐之宋璟、张九龄,宋之范仲淹、韩琦者,不为无人。故谓科目足以得人,固不可谓科目不足以得人,亦不可善乎。宋太宗曰: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,非敢望拔十得五。止得一二,亦可为致治之具矣。斯不易之论也。夫人才,国之所恃,以立科目。人才所由以出也。科目不尽得人,则科目之法,毋亦未善乎。愚尝思之国家之理乱,皆原于天,天将开一世之治,必生贤才为之用。如欲乱则基之者,自有其人开元之盛,则姚宋张韩等为之用。天将祸唐,义府林甫之徒出矣。庆历之盛,则韩范富欧等为之用。天将祸宋,王吕章、蔡之徒出矣。君子小人之进退,皆天也。科目其如之何,末世滋伪,今而欲行古之道,则奸伪益滋。其弊岂止如科目而已哉。故科目如今决不可废,前辈谓无情,如天地至公,如权衡盖诚有见乎。此愚考赵宋三百馀年,同安举进士三十六人,为名宦者十九。如丞相、苏公颂忠节,苏公缄以及侍郎刘公达吴公燧,少卿林公棐,诸公皆翘然百代之英。谓科目不能得人,可乎。我朝自开科以来,仅一百八十年。举乡科者,自陈显以下九十人,举进士者自李容以下二十六人,人才视宋为盛,国祚方兴而未艾,山川生人无间。今古聪明杰魁之士,应运而生,由科目而出者,后先接武,道德功业文章,岂无如二苏诸公。以佐国家,重熙累洽之治,于无穷者乎。县学旧有碑记,岁久而学博,北城陆君侹谋于县,大夫石坡彭君士卓彻其旧而更作之。细考国朝开科以来举人、进士姓氏,与其乡贯,历宦而备书之因。以记属予,予幸列名斯石,又石坡北城之命不可虚,乃不辞为之记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粤ICP备18000505号|粤ICP备17151280|香港诗词

GMT+8, 2025-5-17 10:5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